我们,理性的思考者

新闻中心

首都法律界人士点评黑龙江访民敲诈1.4亿元封口费工程事件

时间:2019-06-17 20:42:45 点击:

  近段时间,发生在黑龙江省安达市的访民郑玉喜手机信息敲诈原政府领导1.4亿元封口费工程得逞后、并转发媒体事件,经连续追踪曝光,成为社会各界及高度关注的焦点。

针对此事件,首都相关法律界人事纷纷发表谈话认为,这是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基层维稳、涉访工作中的典型敲诈政府官员案例。我国著名法学专家、执业律师、北京凯诺律师事务所主任贾启华认为,原安达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王顶、市政府住建局长李宏伟在党中央、黑龙江省委扫黑除恶、高调反腐的新形势下,屈服于访民郑玉喜威胁压力,惧怕事态扩大、恶化,未经公开招标、竞标程序而将1.4亿元农村危房(土坯房)封口费改造工程私自“赠与”郑玉喜工程队。

其行为涉嫌渎职,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依法收回该工程、重新发包、依法追回数百万元前期工程进场费用,为国家挽回重大经济损失;而作为本事件中的主要当事者郑玉喜,同样应为其行为承担相应法律和道义责任。

经新闻媒体调查初步证实,本事件的起因是,自去年以来,该市访民郑玉喜因他案遭受当地刘氏家族不法侵害,造成两笔共计约4000多万经济损失无法收回。针对郑玉喜的连续上访和诉求,市委市政府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,自去年11月底成立专案组以来,开始下力量重点解决。因一度受到人为消极人为干扰,问题一时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,造成郑玉喜为此不解、并产生怨气,继续举报申诉。

约30天后,而就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了解情况,并及时调整专案组领导班子和办案力量的情况下,郑玉喜打探得知 2019年全市农村危房(土坯房)改造工程项目。为此,他及时将一封道听途说、未经认真核实的所谓“给中纪委”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实名举报信,以手机短信的形式,发给了当时主管领导、常务副市长王顶,要求对方公开答复。

该信件中指名道姓、涉及到王顶本人、市住建局多个部门及两届市委主要领导。其中,包括该市近年来棚户区改造工程中的80万平方工程和巨额“不明资金”等问题。

王顶在接到郑玉喜的手机短信后,很快接见对方谈话,并试探了解其“举报意图”,尽量做到和谐解决、“息事宁人”,尽量满足郑玉喜的“个人要求”。

今春两会期间,没有达到个人诉求目的的郑玉喜再次进京上访,公安局主要领导亲自进京将其劝回,市委市政府再次调换专案组人员,拿出问题解决方案,并指定市公安局在今年五一前彻底解决郑玉喜的约4000万元损失的涉访诉求,并按计划落实到位。

而就在此后不久,王顶副市长、市住建局李宏伟也将1.4亿元农村危房(土坯房)改造工程交给了郑玉喜工程队,并再三警告他“守住嘴巴”、要求息访,以防事件的复杂化。

而就在郑玉喜工程队的数百万元先期进场专项费用拨付到位、“样板工程”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并全部投入施工的4月15日,他却指使手下将敲诈使用完毕的杜撰“给中纪委的举报信”,转发给新闻媒体。并故作委屈地称,“我的上访伸冤问题仍然没解决、几千万损失仍然分文没给”。他要求新闻单位继续“往死里拍”,自己五一后继续进京上访。

针对他的说法,新闻爆料人房国刚提醒媒体人说:“老刘家亏欠的钱、政府确实没给解决,目前吃饭、抽烟没钱买,公安局还扣留着郑三(指郑玉喜)的车。可这一个短信,1.4亿元、7000套的工程‘这一单’是实实在在搞到手了。只要媒体给我接着曝光,照这样下去,我们哥儿俩就是安达市的老大了。只要“把柄”在手,咱一句话,让这些家伙们撅着屁股就不敢趴着,咱要啥工程肯定就给啥工程呀。”

而就在此事件连续遭国内多家媒体公开披露后,郑玉喜、房国刚却公开否认自己的所作所为,接连雇请网络水军跟帖、澄清“喊冤叫骂”,称“从来没有向任何媒体转发提供过这封写给中纪委的举报信,有人造谣,要坚决依法维权到底、并保留起诉新闻媒体的权利”。

为此,驻京某预防犯罪研究中心领导严肃指出,郑玉喜、房国刚等人行为,与王顶、李宏伟性质有所不同,依法应属于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规定的十二类人员之一。不但直接触犯了该规定第五条,而且存在严重的威逼、敲诈勒索行为,当地司法机关应依法严惩


联系我们

咨询热线:400-6996-700 邮箱:1178786851@qq.com
跟踪查询:400-6996-700 网点查询:400-6996-700
总部地址:江苏省徐州云龙区绿地瀛海B座926室

扫一扫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©2018 移动支付系统(中国) [粤ICP备05041458]